迈杰转化医学研究(苏州)有限公司

近年来双抗药物国内外药企合作开发盘点
来源: 药融券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1-09-05
关键词:KN026;双特异性抗体;企业合作

8月23日,康宁杰瑞与石药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津曼特生物科技订立许可协议,授权后者在中国内地开发和商业化KN026作为单药及联合KN046(一种抗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治疗乳腺癌及胃癌的权利,而江苏康宁杰瑞将获得最高10亿元人民币的预付款及里程碑付款。

KN026是康宁杰瑞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Fc异二聚体平台技术(CRIB)开发的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结合HER2的两个非重叠表位,阻断HER2信号。2020年12月,FDA授予该药联合KN046(一种PD-L1/CTLA-4双特异性单域抗体)用于治疗HER2-阳性或HER2-低表达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癌(GC/GEJ)的孤儿药资格。目前,该药正在国内进行数项I/I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进行一项I期临床试验。

除了上述企业合作,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药企围绕双特异性抗体或技术至少达成了三十余项交易。这些交易主要发生在大型跨国药企金和一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而且我国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和传统制药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Licensn-in”也积极布局双特异性抗体市场。


  • 2014年5月,武田与MacroGenics签署一笔5亿美元的许可及选择权协议,共同开发新型双特异性抗体分子MGD010。不过2016年9月,武田与MacroGenics终止MGD010的临床开发。

  • 2014年12月,罗氏斥资4.89亿美元收购奥地利生物技术公司Dutalys,获得后者双特异性抗体平台DutaMab。

  • 2014年12月,强生以1.2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同等的股票价格获得MacroGenics公司CD19/CD3靶向双特异性抗体MGD011用于治疗B细胞相关血液病的专利权。

  • 2015年1月,GSK与Adimab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双特异性抗体。据协议,Adimab将利用公司独有的抗体技术为GSK建立一个抗体库,供其进行多靶点抗体的筛选。

  • 2015年2月,赛诺菲与Adimab进行多靶点发现及优化合作。据协议,Adimab将利用其专有平台来发现针对多种靶点的双特异性分子,赛诺菲将有权开发与商业化来自合作的所有治疗性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

  • 2015年10月,信达生物与礼来达成三个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全球开发合作协议,里程碑付款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 2018年1月,先声药业与Merus达成合作,获得后者独家授权在中国区域利用Merus专有的Biclonics®技术平台开发和商业化三种双特异性抗体。

  • 2018年5月,科望医药与Inhibrx就下一代OX40激动剂抗体INBRX-106(ES102)的独家授权协议。据协议科望获得ES102在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益。ES101是一款四价双特异性抗体。包含4个结合域,其中两个靶向PD-L1,另外两个靶向4-1BB。

  • 2018年8月,和铂医药与Glenmark 达成一项独家授权协议,获得后者GBR 1302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授权。GBR 1302是Glenmark研制的一款靶向HER2和CD3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于HER2阳性癌症的治疗。

  • 2018年11月,百济神州与Zymeworks公司就两款在研HER2靶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ZW25和ZW49的临床开发和推广达成了战略合作。百济神州获得这两款候选药物在亚洲(日本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开发和推广的独家授权,同时还获得授权可利用后者专利保护的Azymetic™和EFECT™平台针对至多三种其他双特异性抗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及推广。

  • 2018年11月,天境生物与TRACON Pharmaceuticals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天境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73抗体TJD5及未来数个双特异性抗体。

  • 2018年11月,再鼎医药与MacroGenics就包括PD-1和LAG-3靶向双特异性抗体MGD013在内的三款免疫肿瘤产品达成独家合作。2021年6月,再鼎医药与MacroGenics针对肿瘤双特异性抗体达成新的广泛战略合作,获得4个双特异性分子在亚洲或全球范围内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以及使用MacroGenics多特异性平台DART®和TRIDENT®的权利。

  • 2019年1月,药明生物与正大天晴针对一款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开发达成合作。据协议,正大天晴获得授权使用药明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WuXiBody开发一款创新双特异性抗体,药明生物为该产品的发现、开发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等服务。

  • 2019年1月,贝达药业与Meru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后者EGFR和c-Met靶向双特异性抗体MCLA-129项目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授权。

  • 2019年2月,德国默克与GSK达成全球战略合作联盟,以37亿欧元的协议联合开发靶向PD-L1/TGF-β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类肿瘤免疫疗法M7824。

  • 2019年2月,艾伯维与Teneobio及其子公司TeneoOne联合宣布达成一项共同开发和推广TNB-383B的全球战略协议。TNB-383B是一款靶向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

  • 2019年3月,南京正大天晴与Abpro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免疫肿瘤学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利用Abpro公司专有的抗体发现平台DiversImmune开发多种创新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包括同类最佳的T细胞衔接器。

  • 2019年5月,F-star修订与德国默克开发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抗体的研发协议,获得在研药物FS118的全部开发权。FS118是一款潜在的“first-in-class”肿瘤免疫疗法,同时靶向PD-L1和LAG-3两个免疫检查点,旨在治疗对PD-1疗法产生抗性的肿瘤。

  • 2019年11月,安斯泰来与Pandion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双特异性抗体疗法,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其它胰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2019年11月,金斯瑞生物与ABL Bio就两个双特异性抗体项目开发达成战略合作。

  • 2020年1月,23andMe与Almirall达成授权许可,授予后者IL-36靶向双特异性抗体的全球开发和推广权益,并利用后者在皮肤病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加速该临床前项目的开发。

  • 2020年3月,CytomX Therapeutics与安斯泰来达成一项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CytomX的Probody®技术平台及其专有的双特异性建造模式和CD3模块,发现、研发和商业化针对CD3和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新型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癌症。

  • 2020年4月,再生元和再鼎医药就REGN1979(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肿瘤相关适应症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

  • 2020年5月,创响生物与Affibody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后者ABY-035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以及在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进行临床开发的权利。ABY-035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分子,可以特异性结合IL-17A的两个亚基以及血清中的白蛋白。

  • 2020年6月,艾伯维与Genmab双方签署广泛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Genmab公司3款处于早期阶段的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包括epcoritamab(DuoBody®-CD3xCD20),DuoHexaBody®-CD37和DuoBody-CD3x5T4。

  • 2020年11月,复宏汉霖与Binacea Pharma签订许可和共同开发协议,将EGFR和4-1BB靶向双特异性抗体HLX35的海外权益授权Binacea Pharma。

  • 2021年1月,礼来旗下Loxo Oncology与Merus N.V.签署一项研究合作和独家许可协议,将利用Merus专有的Biclonics®平台以及Loxo Oncology科学合理药物设计专业知识,研究和开发多达3种CD3结合T细胞重定向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 2021年2月,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与Provention Bio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双特异性抗体PRV-3279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预防或降低基因治疗的免疫原性这两项适应证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权益。PRV-3279是一种针对B细胞表面蛋白CD32B和CD79B的人源化双抗。

  • 2021年5月,BMS和Agenus签署15.6亿美元的许可协议,引入后者双特异性抗体项目AGEN1777。AGEN1777靶向TIGIT以及另一个未公开的靶点。

为何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如此火爆,引得国内外药企频频合作?这一方面由于双特异性抗体自身优势,另外一方面由于单抗在全球医药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

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可同时靶向两个抗原或者一个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或细胞之间架起桥梁应,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与仅靶向一种肿瘤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相比,双特异性抗体因独特的双功能架构和作用机制,可有效增强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和靶向性,并降低肿瘤耐药性、脱靶毒性等副作用,被视为治疗肿瘤的第二代抗体疗法。

而企业间的合作反过来加速了双特异性抗体的发展,截止目前全球已经批准4款双特异性抗体(详见下表)。

图片

  • Catumaxomab是一种靶向CD3和EpCAM的双特异性抗体,2009年在欧洲被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腹水,成为全球批准的第一个双特异性抗体。但是由于上市后表现欠佳,catumaxomab于2017年退市停产。在国内,Catumaxomab于2020年6月获批临床,适应症为不适合接受全身治疗的、伴腹膜转移的晚期胃癌。


  • Blinatumomab是一种靶向肿瘤细胞表面CD19抗原和T细胞表面的CD3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细胞帮助杀灭肿瘤细胞。2014年12月,该药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Ph-)的成人复发/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18年3月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微小残留病(MRD)阳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B ALL)成人及儿童患者。在国内,该药于2020年12月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性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ALL。据公司财报,Blincyto 2020年的销售额为3.79亿美元。


  • Emicizumab是一种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激活天然凝血级联反应和恢复天然凝血过程所必需的2种蛋白质——凝血因子IXa和X聚集在一起,恢复A型血友病患者的凝血过程。2017年11月,该药被FDA 批准作为一种常规预防性药物,用于体内已产生凝血因子VIII抑制剂的A型血友病成人及儿童患者,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2018年10月,该药又被FDA批准作为一种常规预防性治疗药物,用于体内未产生凝血因子VIII抑制剂的A型血友病成人、儿童、新生儿及老年人患者,预防或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频率。在国内,Emicizumab最早于2018年11月被NMPA批准用于含凝血因子VIII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患者,2021年4月被批准用于不含凝血因子VIII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患者,商品名为舒友立乐。据公司财报,该药2019年、2020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3.8亿瑞士法郎和21.9亿瑞士法郎。


  • amivantamab是一种靶向c-MET/HGFR、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2021年5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NSCLC成年患者,成为全球批准的首款针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癌的靶向疗法。

而且,罗氏的另外一款双特异性抗体——faricimab正在欧美进行审查,申报的适应症是新生血管性或“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糖尿病 黄斑水肿(DME)。该药是首个专门为眼睛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与目前抑制VEGF通路的DME和nAMD治疗方法不同,faricimab靶向2种不同的途径——通过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在研的双特异性抗体达400多个,其中大多处于1期、2期和1/2期临床,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CD3、PDL1、PD1、HER2、EGFR、4-1BB、CD47和VEGF等,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肿瘤,其次是自身免疫疾病、黄斑变性、A型血友病和HIV感染等。

近年来,全球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全球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79亿美元。但从目前已上市双特异性抗体的市场表现来看,双特异性抗体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企业合作的催化、以及新双特异性抗体的获批问世,未来该领域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药事纵横,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