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至2020年8月期间,44种抗肿瘤新药中有12种在中国获批,其中大多数药物是me-too药物,也有部分first-in-class创新药。日前陈晓媛和吴一龙教授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总结了中国国内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现状,描述了中国新药研发重点逐渐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的趋势。本期杰享中,迈杰转化医学将与大家共同学习其中信息,并分享这个令人兴奋的新药创制时代带给迈杰的启示。
1、仿制药与首创药平分秋色
截至2020年1月,国内有821种抗肿瘤药物处于研究阶段,其中包括404种仿制药物me-too和359种创药物first-in-class。如图1,免疫肿瘤学药物和靶向药物是主要研究方向,多数药物处于IND-Phase II的早期研究阶段。细胞疗法和免疫调节剂是重要研究类别,其中数量较大的类别细胞疗法占比达67%,这个规模在国际上处于前列。
许多初创企业选择开发me-too药物规避风险、加快发展速度。me-too药物中数量最多的是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56种),EGFR或HER2靶向治疗药物(83种)和抗PD-1/PD-L1单抗药物(32种)。
2、细胞治疗领衔first-in-class
First-in-class研发管线中,免疫治疗(IO)领域研究众多。细胞治疗尤其突出,除占比最高外,细胞治疗也占据了first-in-class药物的Top10,例如BCMA、CD22、mucin 1、CD123和GPC3。中国开发细胞治疗药物数量方面仅次于美国,这一创新水平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细胞治疗研发管线中的地位。
新技术为单靶点或多靶点新型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可能性。例如靶向PD-1/PD-L1、EGFR和HER2、靶向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和靶向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鉴于联合治疗已是抗肿瘤治疗的基石,多靶点药物可能为肿瘤治疗带来变革。
3、未被满足的需求推动创新
在所有研发管线中,495种针对实体瘤的药物正在研发中,其中靶向治疗占比最大(62%,图5)。虽然细胞疗法治疗实体肿瘤存在很大挑战,但仍有83种用于实体瘤的细胞疗法正在研发中。在血液肿瘤中,细胞疗法占所有249种在研药物的51%。
分析显示,在中国23种实体瘤和7种血液肿瘤中,抗肿瘤药物的数量和相应的疾病负荷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中国,肺癌的在研药物数量比较多,其中大部分是me-too药物。对于中国DALY负担高的部分肿瘤,例如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候选药物的数量虽低于预期,但是first-in-class药物占比相对较高(图5),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目前这些瘤种缺乏有效的靶点。
4、展望
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驱动着中国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创新,但试验设计很大程度决定药物创新成功与否。未来的临床试验需要创新的、综合的平台,在特定人群中资源优化检测多种候选“药物”。
目前迈杰转化医学已建立多种策略帮助筛选临床试验中的适合人群,已完成针对100+个靶点的方法学开发和验证,实验平台包括蛋白病理、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细胞流式等,更有多个伴随诊断试剂临床开发的经验,在细胞疗法上也积累了多项项目经验。
迈杰转化医学通过与学术界、产业界的合作创新,开展生物标志物前沿研究助力肿瘤药物研发,建立多技术平台的中心实验室服务创新药企业临床试验,以及帮助药物的伴随诊断CDx开发,服务本土的开创性新药研究。
迈杰致力于综合性转化医学服务平台,检测技术平台全涵盖,助力创新药物精确研发。提供基于核酸、蛋白和细胞的全方位生物标记物发现、靶点验证、新药临床试验病人的分子检测和入组筛选、方法学开发及伴随诊断试剂盒商业化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药物生命开发全周期,降低药企研发成本,加快原创新药上市步伐。